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同仁县人民法院“近两三年着力解决执行难”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同仁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向前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执行难”是长期制约法院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兑现,关系到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关系到司法权威的真正树立。破解执行难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热切期待,更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得到及时全部执行的情况,包括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或外界干预执行等现象,以及人民法院自身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甚至乱执行等执行不力、执行失范情形。
2015年同仁县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9件,执结65件,其中执行和解及自动履行35件、强制执行13件、终结执行4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9件,执结率为94.20%。
2016年上半年,同仁县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1件,旧存3件,共计64件,执结36件,其中执行和解及自动履行16件、强制执行11件、终结执行2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7件,执结率为60.94%。申请执行标的981.76万元,结案标的356.38万元,执行到位标的322.88万元。执行完毕案件占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80%,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结案率和标的到位率达到100%。近两年,我院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执行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我院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思路。一是完善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系统,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机制,运用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和查封、扣押、冻结、划拨、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加大依法强制执行力度,彰显司法权威。7月4日依据中院要求,我院对历年来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中共上报10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其中自然人9名、企业法人1名)在黄南报、黄南电视台、手机微信、广场LED大屏幕进行公布曝光,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宣战,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心。已经在手机微信上第一批发布了8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在上述新闻媒体公布名单后,1名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且已经全部履行完毕。二是加强执行与审判协调配合,强化以保全执行等措施和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义务,建立跨部门协助执行、跨区域协同执行工作机制。三是深入开展审判执行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在着力完善执行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加大执行监督力度,成立了解决执行难问题领导小组,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成立开展执行款项集中清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对执行案款摸清底数,逐笔逐案建立执行案款台账,对不能发放的案款进行规范管理,为推行执行案款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在采取强制执行各项措施的同时,深入实施立审执协调联动促进案件自动履行,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使当事人做到冰释前嫌,达成和解执行协议,促成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总体目标,全面强化各项执行工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同仁县人民法院结合实际提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五条措施和建议,认真落实上级法院指示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期待。一是以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为根本,有序推进执行难的基本解决;二是以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实现执行模式的重大变革;三是以强力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为抓手,不断优化执行工作环境;四是以坚持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完善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五是以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打造一支过硬的执行队伍。
最后,感谢新闻媒体和记着朋友们、群众代表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法院工作的大力支持!